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98章 相遇即是缘分!

Video Cover Image

第98章 相遇即是缘分!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cc,最快更新大秦:我是唯一仙!

这对秦天来说并非难事,若有心,半天工夫即可完成。

但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当作一种消遣,灵感来时便提笔书写几句。

其余时间里,秦天或是在围棋之道上下功夫,或是在纸上勾勒山水画卷。

这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修炼方式。

书法与绘画能够平复心境,在创作书法与绘画的过程中,秦天还能将自己的精神意志融入作品之中。

起初他在艺术造诣上并不出众,置于凡尘俗世中并无特别之处。

然而秦天迅速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正如俗话所说,各行各业皆可诞生翘楚,修炼之道同样如此。

任何技艺,只要精进至极,都能触及天地法则,这就是“技近乎道”。

秦天虽在绘画方面天赋有限,但他身边有着来自天道的一丝气息辅助。

有了小白的存在,不论秦天修炼何种技艺,都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甚至能直接从小白那里领悟心得,再反过来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技艺水平。

他人修炼如同黑夜摸索前行,连目标何在都不明晰。

而秦天则相对轻松许多,仿佛已抵达终点,再沿着原路返回起点徐徐前行。

即便他也需步步为营,但相比起来,他的道路显然更为明朗清晰。

最初仅为打发时光,但秦天渐渐在书法绘画中找到了乐趣所在。

他开始沉醉于绘画的世界,专注于用笔尖在画纸上细腻描绘眼中所见的一切。

山水之间蕴含深邃意境。

他有时也会外出数日,亲临山水之间,体验那份独特的乐趣。

静坐观云海翻滚,也能为秦天带来与众不同的感悟。

安抚好陛下后,卫青便启程奔赴边疆。

近期匈奴颇为躁动不安,这让卫青心头笼罩一层阴霾。

此刻,他又接到匈奴南侵,攻打上谷郡的消息!

消息传出,天下为之震动!

刘彻对此战极为重视,亲自制定战略方案!

大汉向来不是受辱而不反击的懦弱之辈!

为了彰显对抗匈奴的决心,汉武帝在边境布置了四路大军!

卫青亲自坐镇上谷郡,

而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发兵,负责接应配合;

同时,轻车将军公孙贺自云中调兵,骁骑将军李广则由雁门出征。

这四位将军各自率领一万铁骑,共抗匈奴!

虽说只有区区一万兵马,但这可是整整一万铁骑!

兵马过万,气势如虹,更何况每名骑士尚有两到三匹备用马匹。

大军出征,场面壮观宏大,可谓遮天蔽日,威风凛凛!

然而战争甫一开始,便给所有人当头一棒!

先是公孙贺因贪功急进,未待友军协同,擅自深入敌营,遂遭敌人突袭,大败而归!

紧接着公孙敖本欲设伏袭击敌人,倘若成功,则可为友军创造有利形势,

或许自此拉开全面反击匈奴的大幕!

遗憾的是,不知是情报泄露还是其它原因,敌军并未如期进入预设的伏击圈。

幸亏公孙敖及时察觉形势不妙,下令撤退,否则恐遭敌人合围!

若连他这一路也溃败而归,此次反攻匈奴的行动无疑将面临极大的危机!

战争绝非儿戏,公孙敖为了实施伏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如今无功而返,只得重整旗鼓,筹集粮草,整顿兵马,短期内已丧失再次出击的能力。

边疆之地不同于富饶广阔的中原腹地,农田种植条件恶劣,

边疆将士的饮食主要依赖中原朝廷输送补给。

然而长途运输损耗巨大,往往十袋粮食送达边疆,可能只剩下寥寥一二袋。

故而维持边疆军备开支庞大,大军每次出征,都犹如在朝廷国库上割肉剜疮!

现下耗费大量粮草却无功而返,只能退守原地防守。

还好公孙敖未遭遇惨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两位将领的失利并未影响卫青与李广的情绪。

正式因为当前形势严峻,卫青才未选择轻率出击,此刻更应稳扎稳打!

若为一时之功冒险冒进,很可能导致这次反击匈奴的大计彻底破产!

若错过这次机遇,下一次类似的良机不知何时才会再现!

而李广则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现在正是展现自身价值的最佳时机。

正因为友军表现欠佳,才更能突出他的关键作用!

李广此人,常显小智,世人误以为他是名将,实则在作为将军的能力上存疑。

作为一名战士,他无疑是出色的,甚至堪称勇冠三军,但作为将军,其能力则有待商榷。

李广早年以良家子弟身份参军,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斩杀敌军众多,因此得以加官晋爵。

他曾侍奉过汉文帝、汉景帝,直至现今的汉武帝,前后历经三位帝王。

因其勇猛过人,每位帝王都对他颇为赏识。

汉文帝曾言:“若你生在高祖时期,封个万户侯又有何难?”

李广便将这句话铭记于心,一心渴望封侯。

问题在于,不久后帝王们便发现他在军事指挥上的局限性。

作为士兵,他是卓越的,但作为将军,他只能做到稳固防守,进取不足。

因此历经两朝,李广始终未能实现封侯愿望。

主要原因在于他确实缺少令人瞩目的重大战功。

卫青、霍去病等人之所以能封侯,是因为他们多次大破敌军,凯旋而归;而李广虽被赞作战勇猛,

但想要封侯,单凭勇猛是远远不够的。

李广心中明白这一点,但无奈当时国家对于匈奴的侵扰主要采取防御姿态,

偶尔的出击也未能取得显着成果。

汉景帝时期,李广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次事迹便是以少敌多,震慑敌军,成功逃脱。

然而也就仅此而已。

为了能积累真正拿得出手的战功,李广决定在这次出击中一展雄风!

卫青深知这位同僚的内心想法,特地派人送信劝诫他切勿轻率行事。

然而李广看过密信后,冷笑一声便将其扔在一旁。

“叫我不要轻举妄动?难道要我把所有功劳拱手让你不成?”

李广认定此刻正是最佳出击时机!

公孙贺虽已败退,但也消耗了敌军部分实力,敌军刚赢得胜利,想必会有所松懈,短期内不大可能有大的动作。

战役结束后,士兵需要休整奖励,备战下一轮冲突,因此可暂不考虑该路敌军。

至于另一路敌军未按预期出现,推测可能是转向他处。

目前李广需要面对的仅剩自己这边的敌军。

当然,他并非盲目冒进之人,若不慎被敌军合围,必然是落败收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