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94章 好手段

Video Cover Image

第394章 好手段 (第2/2页)

张超微微一愣:“封建?”

“不错!”李伟深吸了口气,解释道:“所谓封建,就是上层掌握着绝对权力的人,只会封赏身边亲近的人,从而形成利益集团,然后上层剥削下层,下层剥削底层,层层剥削,层层压迫……”

列爵曰封,分土曰建,所谓封建,其实就是最高统治者通过向身边亲近的人分享权力来获得他们的支持,从而形成利益集团再去统治更多的人,扩大权力,形成一层层的金字塔结构。

再厉害的帝王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统治成千上万的民众,就像朱元璋,他起义之初靠的是同乡亲信,登基后又大力封藩,以更加可信赖的血缘至亲来取代这些起义之初的淮西老乡,本质上这些都是他任用亲信组成的利益集团。

除了这些,还有官僚士绅,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支持君臣父子这套礼制,这是维护他们和皇帝共同利益的制度基础。

即便没有贪腐,这些剥削压迫也会存在,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李伟将这些简单的说了一遍,张超和李壮二人听得一脸震撼,虽然没能完全听明白,但却隐约找到了自己命苦的原因所在。

“那我们该怎么办?”

二人满脸希冀的看着李伟问道。

谁也不想一直受这种剥削与压迫,如果有可能,他们当然也很想摆脱这种“苦命”。

李伟正要开口,却见赵顺去而复返,当下便收起笑容不再言语。

张超和李壮也听到了动静,不得不按下心里的困惑,摆成身形。

赵顺又带了两名手下,走进屋里就对李壮二人道:“这里不用你们了,你们回去吧!”

二人看了看他,心里很不情愿。

赵顺立刻一皱眉,冷声道:“没听到我的话吗?还不退下!”

“是!”

二人现在还没胆子抗命不遵,只能拱手应是,退了出去。

随后赵顺便带着两个新的手下,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继续看守着李伟。

李伟见此也不在意,继续吃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些思想是具有魔力的,只要有一个人知道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是挡不住的。

本来他并不想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毕竟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适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只是到了现在这个境地,不管这些东西带来的是洪水滔天,还是繁荣盛世,他都要拿出来试一试!

现在种子已经种下了,就等着它慢慢生根发芽吧……

徐达病故,李伟被幽禁,李党主要成员或被斩首,或被发配,就连韩宜可也被贬为了巡察御史。

经过朱元璋一连串的动作,李党迅速灰飞烟灭,成了过往云烟,朝堂上再也没有李伟的声音。

现在的文臣,以詹事府出身的太子党权势为最,武将则以蓝玉为首。

蓝玉是朱标求情才得封的国公,与朱标也非常亲近,如此算下来,朝廷基本上就是太子党的天下了。

不过太子党与李党有着本质的区别,朱元璋自然不会像对付李伟那样对付朱标,反而会极力支持。

在朝局稳定之后,朱元璋又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计划,下旨命蓝玉带兵去施南、忠建二宣抚司平叛。

在将蓝玉调走后,紧接着又下旨,命傅友德为大将军,王弼、曹兴和孙恪等人为副将及参将,领兵再次北征。

不过这次北征却与之前有一些不同,除了傅友德等武将之外,数位藩王也随军出征。

此次虽然以傅友德为大将军,但是最高指挥权却是在藩王手里,大军兵分两路,西路听由晋王朱棡节制,东路由朱棣节制,除他们两个年长的藩王外,楚王朱桢、齐王朱榑等也都跟随在后。

除此之外,这次调拔的兵马也非常特别,王弼、曹兴等人都是跟随蓝玉起来的年轻勋贵,但朱元璋给他们调拔的却是陆仲享、费聚那些老一辈武将负责操练的兵马。

虽然卫所制有兵不知将的说法,武将时常调动,但是这些勋贵自己操练的兵马终归是跟自己更亲近些的,就像李伟的水师之中就安插了许多他自己的亲信,别人自然也一样。

朱元璋这番操作,其实是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目的!

濠州定远县,李善长的老家。

作为当朝国公,他的府邸经过这些年的一再扩建,占地足有百余亩,府中亭台楼阁应有尽有。

在一处水塘边的凉亭中,李善长正与一个年纪相仿的老者对弈,老者落下一子,抽空开口说道:

“善长兄,你就打算一直这么在家赋闲了吗?”

李善长呵呵一笑道:“老夫一把年纪,不赋闲在家还能干什么?”

老者看着他,压低声音道:“我听说京中出了大事,那以邗国公为首的李党被陛下雷霆手段铲除殆尽,如今朝中正值用人之际,善长兄难道没有东山再起的想法?”

李善长瞥了他一眼,脸上笑容不变,淡淡的道:“如果陛下用得着老夫,老夫自然鞠躬尽瘁,若用不上老夫,老夫自然也安于清闲。”

老者眼神微眯,有些不悦的道:“您贵为国公,当然安于清闲,只是我却不想赖在您国公大人的府上了此残生啊。”

“呵呵,上次能灭北元还多亏了封兄的帮衬,老夫自然不会忘,封兄且稍安勿躁,坐待时机便可。”李善长笑道。

这个老者就是给他通风报信的北元旧臣封绩,蓝玉灭了北元朝廷后,将那些文武权贵都抓了起来,其中也有这个封绩。

不过作为自己人,蓝玉自然不会把他交给朝廷,而是暗中送到了李善长这里。

他卖了北元朝廷回到大明,可不是为了碌碌无为的在李善长府上混吃混喝的,而是期望能借他的权势,在新朝中谋个官职。

北元气数已尽,他当然不会傻到跟北元一起一条道走到黑,重回中原,再入新朝为官才是明智之举。

听完李善长的话,封绩还是皱着眉,正要再说些什么,这时却有家仆匆匆而来。

“老爷,京中来信了。”

家仆走上前来,取出一封信交给李善长。

李善长先是向封绩颔首,让他稍等,然后便伸手接过家仆的信件,拆来看了起来。

家仆送完信便转身告退。

李善长看完了信,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陛下不愧是千古人杰,真是好手段!”(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